建筑節能改造利于降低居民采暖支出,也利于遏制“返煤”問題,國家層面一直在力推。但在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房屋中,僅有3.6%進行了節能改造,且在更需要節能改造的農村地區,這一比例甚至更低——
“戶主姓名:侯冬艷;房屋面積:60平方米;熱源側改造:低溫空氣源熱風機;用戶側改造:墻面粘貼50mm擠塑板;綜合能效提升比例:提升35%以上”。“戶主姓名:高軍堂;房屋面積:132平方米;熱源側改造:成型生物質;用戶側改造:墻面粘貼50mm聚苯板;綜合能效提升比例:提升30%以上”……
在河南鶴壁崗坡村、姬屯村等村落,家家戶戶門前都貼著這樣的“清潔取暖改造戶標識牌”,基本信息一目了然。“過去用小煤爐,火要一直燒著,不然屋里就冷了。臟亂不說,半夜起來添煤,麻煩得很?,F在這種熱風機隨開隨用,就像開燈一樣方便。村里還統一做了墻面、門窗改造,屋子也比以前保溫了。”家住崗坡村的侯冬艷說。
“為確保清潔取暖效果可持續,我們在用戶側推行農房節能改造,綜合能效提升平均不低于30%,最大限度降低老百姓取暖支出。”鶴壁市城管局局長牛海民告訴記者,節能30%相當于節約30%的用能成本。
前端清潔熱源改造和后端房屋節能改造,是清潔取暖工程的兩大主要環節。但據記者了解,截至2019年底,后端實際完成量僅為熱源側改造完工量的3.6%,且目前進展依然緩慢。尤其在廣大農村,農房節能改造整體滯后,究竟改多少、錢由誰來出、改成什么樣,成為多地面臨的共同難題。
“最需要改造的農村地區,推動反而最慢”
“治理散煤也好、改善居住環境也好,最重要的環節是把建筑節能做好。第一是解決房屋保溫問題,第二才是清潔取暖方式,兩件事不能顛倒了。”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看來,二者就像“鍛煉”與“治病”的關系,做好節能改造好比強身健體,讓房屋“不生病”是實現清潔取暖效果可持續的基礎。“但目前,這項工作在各地進展不均衡。而且很多地方很重視熱源改造,卻忽視了建筑節能改造。這兩件事應一視同仁。”
在不少農村地區,農房節能改造更是成為了“被忽視的角落”。“近兩年,我們整村實施清潔煤替代散煤,對于推廣多少清潔爐具、購買多少清潔煤,上級部門均有明確要求,檢查也很嚴格。但到目前為止,我們沒有接到過關于房屋節能改造的通知,聽都沒聽說過這項要求。”河北保定曲陽北臺鄉某村村干部孫某坦言,農民住房條件不一,但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跑冒滴漏現象。“農村房屋大多較高,空間更寬敞,保溫性能通常不如城里的房子。很多農民自建房屋,根本就沒什么節能概念。”
家住河北定州龐村鎮西坂村的于某告訴記者,去年采暖季前,家里改裝雙層鋁合金窗戶,門前新建了陽光房。“有點像城里的房子封個陽臺,熱氣少跑了很多,效果挺好。”但他也稱,村里僅統一做了“煤改氣”工程,房屋改造純屬自發行為,耗資1萬多元。
記者獲得的一份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底,北方地區房屋節能改造完成1.84億平方米,僅為熱源側改造完工量的3.6%;房屋節能改造累計投入的資金,僅為熱源清潔改造投入的12.4%。“最需要改造的農村地區,推動反而最慢,僅為城鎮推進量的1/3。在返煤高發的農村地區,更是不到城鎮投入的1/5。”一位來自住建系統的供熱專家表示,“做好房屋節能,既可減少清潔取暖改造初始投資,還能有效降低后期采暖支出。此前多地陸續出現散煤復燒,有城市返煤率最高接近40%,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居民認為采暖費高、不愿意用。測算顯示,當前潛在返煤用戶超過500萬戶,各地若陸續取消取暖補貼,返煤可能達到800萬戶。經過3年多努力,重點區域好不容易完成約2500萬戶改造,一旦大面積返煤,很多工作前功盡棄。越往長遠看,發揮建筑節能的作用越顯重要。”
“農村地區點多面廣,房屋質量參差不齊,哪怕同一個村也面臨不同狀況”
記者調研發現,農房改造面臨的突出難題無外乎改造規模、資金投入及方式方法三方面。
究竟改多少合適?根據國家發改委等10部委發布的《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(2017-2021年)》,農房節能改造目標為5000萬平方米。但多位受訪專家認為,相比北方農村70億平方米的供熱面積,這一目標明顯弱了很多,“農房改造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夠。”
“客觀來說,目標制定本身就不容易。”清潔取暖行業專家趙文瑛稱,確定改造面積,需建立在充分摸底的基礎上,“農村地區點多面廣,房屋質量參差不齊,哪怕同一個村也面臨不同狀況,統計調研的難度很大。一個村按照什么節奏合適,先改哪幾戶、后改多少家,目前也沒有大范圍的實施經驗。”
錢從哪里來是第二道難題。孫某稱,其所在村生活著400多戶村民,條件好的人家住小樓房,但比例大約只占10%。“資金主要用于危房改造,簡易房、土坯等全部改了。但改造主要從安全性出發,節能性不在考慮范圍內,也沒有條件對普通住宅大面積改造。”
北京化工大學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劉廣青表示,由于工程量大且復雜,節能改造的戶均費用遠高于熱源側,不同地區差別較大,但低的也在三四千元,高的則達一兩萬元。“熱源側改造有硬指標,比如要求裝2萬臺壁掛爐,到時間對標考核;初始安裝、后期運行也有補貼,更容易層層落實。但房屋節能改造的錢由誰出?政府全部承擔,還是農戶自付一部分?這些問題在很多地區都長期缺乏明確說法。”
另外,具體怎么改,也是訴求多樣、眾口難調。“不同于城鎮建筑,農房情況復雜,標準制定、組織實施均難以統一部署。”上述住建系統的供熱專家直言,即便同一個村,也可能需要多種技術路線,必須先做好科學評估,否則返工代價更大。“節能改造不像安一臺壁掛爐、熱風機那么便捷,需要大量人力、時間。加上屋里搭腳手架、拆除更換門窗等,難免給老百姓生活帶來不便。方式若不合理,改造難上加難。”
“無論熱源效率、設備效率多高,缺失了建筑節能,所有工作可能都是白忙活”
趙文瑛表示,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,今年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70%,完成這一目標難度不大,難的是如何把效果保持下去。“要想進一步降低農民用能成本,做好節能改造意義重大。此外,建筑運行產生的二氧化碳,已占到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0%。在‘30•60’雙碳目標下,大量民用建筑的節能降碳是關鍵一環。無論從現實需求,還是從長期發展來看,農房節能改造都應作為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。”
趙文瑛提出,清潔取暖改造涉及住建、環保、能源等多部門,但農房節能改造長期處于“空白”狀態,沒有明確的牽頭部門,導致資金支持、路線選擇、監督檢查等工作難以推動。“即便如此,省級、地市層面也可指定一個牽頭部門,或成立臨時工作小組,至少在組織層面責任到人。”
一位參與清潔取暖中期評估的專家告訴記者,農房節能改造未被納入監督考核范圍,地方自發推進的積極性不高。“中期評估時,房屋改造僅作為一項統計數據報上來,對個別典型案例進行過分析。目前,更側重于引導性鼓勵,而非強制性要求。建議將其納入清潔取暖考核體系,并嚴格監督實施。無論熱源效率、設備效率多高,缺失了建筑節能,所有工作可能都是白忙活。”
清華大學教授、中國城鎮供熱協會農村清潔供熱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旭東表示,考慮到農村房屋多樣、布局分散的特點,若全部滿足節能標準要求,節能效果雖很可觀,但改動量大、初投資高。因此,應根據實際使用特點,找出薄弱環節進行重點保溫,做好了也能實現約30%的節能量。“應該根據‘大用大保、小用小保、不用不保’,對墻面、門窗、屋頂等主要結構進行優化改造,真正做到百姓能承受、政府能承受、資源能承受。”